当然,消费的启动要比投资的启动难得多,因为它有赖于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、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及财产制度改革的深化,涉及深层次的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,甚至涉及政治体制的改革。
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,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终极目标,是最终走向完全自由浮动,而不是一味的单边升值。这也意味着,人民币兑美元连续2个交易日出跌停情况。
此外笔者注意到,此番人民币出现连续跌停与人民币中间价大幅贬值有关。美元指数出现反弹的情况之下,人民币兑美元依旧保持强势升值势头,本身就是一种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体现。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,目前市场对人民币美元汇率的看法出现了分歧,看多和看空的力量基本均衡,此时应该扩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区间。这也是笔者呼吁加强人民币双向波动的初衷,双向波动将会减缓热钱的涌入规模,对于中国经济而言,目前的巨额外汇储备已经成为一种负担,中国的外汇储备远超合理需求之下,热钱外流是好事。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连破几个关口,对此,笔者也曾呼吁打破人民币单边升值,已经成为汇改绕不过的坎。
相反的是,仅今年前9个月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为3.93%,已经超出2.5%的合理区间,从大的范围而言人民币适度贬值,有利于人民币汇率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年浮动区间在这期间,我们与中国的关系,中国对美国未来的影响,都走到了美国政治的最前方。美国政府面临重大挑战斯蒂格利茨认为,美国政府应该从危机中吸取教训,即市场是没有办法实现自身的高效和稳定的,政府需要从中发挥重要作用,促使市场更加高效、稳定。
另外,美国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保护主义风险,这不仅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,也是政治问题。为恢复经济,奥巴马政府努力促进就业的方向是对的,但是还不够,并且由于美国政治的分化,这一计划只有一小部分能被采用,因此,美国很难回到充分就业的状态。美国政府在应对危机上的错误策略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重要原因。美国需要经济转型,但政府并没有按正确的方式做。
失业是一个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,也是一个长期的问题,如果不加以干预的话,会变得更加严重,特别是青年失业问题尤其严重。虽然这次经济衰退始于小布什政府时期,但奥巴马政府采取的政策也不十分有力。
另外,还有政治失败的问题。美国政府对自身面临的经济问题估计不足,虽然也采取了刺激经济的措施,但不是特别充分有效。随着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,处在底部人的消费水平不高,无法拉动消费的增长。美国经济学家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·斯蒂格利茨认为——美国经济最严重的问题并不是金融问题、赤字问题,而是没有增量的需求问题。
与此同时,美国的金融体系出现了严重问题,这些问题目前仍然没有得到解决。实际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没有产生任何效果,QE2虽然给巴西和中国等新兴经济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但并没有对美国产生很大的作用。另外,投资也不可能回到经济危机之前的水平,因为在危机之前有40%的投资都是在房地产市场,这些也是泡沫。美国产能严重过剩,但消费非常弱,奥巴马希望通过出口填补这个空缺,在欧元还很弱的情况下,这一目标很难实现。
不仅一些金融机构最近遭遇了降级的威胁,而且有很多小型企业仍没有办法得到充足的资金。斯蒂格利茨强调,目前,美国经济需要提升需求,但是需求的增长不太可能从消费、投资、出口上产生。
此次论坛结合全球经济宏观形势,围绕当前美国经济增长乏力、欧元区深陷债务危机等议题,对摆脱经济危机的方式及全球经济前景进行了探讨。斯蒂格利茨指出,2004—2007年,美国经济呈现不可持续的泡沫,它是由不可持续的消费支撑的。
政府为银行完全无条件的买单,但银行被救之后却没有能够重振人们的信心。持续四五年的经济衰退,使美国陷入前所未有的失业危机,未完全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/6,其中60%属长期失业,这一局面近期内难以改观。美国经济并不只是金融危机这么简单,即使金融体系能够恢复,但是经济仍然是病态的,而且这种病态在金融危机之前就已经出现。经济增长必须要有一些指引,而且市场自身不能迅速地从错误中转回来。对于美国和欧洲来说,所面临的难题是没有工具可用。正是这些人造成了经济的不平衡和金融危机。
斯蒂格利茨认为,如此严重的失业,与政府的政策是不无关系的。2009年,奥巴马政府对经济形势过于乐观,推出的刺激政策规模太小、时间太短、设计不完善,对降低失业率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。
美国经济学家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·斯蒂格利茨于11月30日在京举行的2012世界经济展望论坛上,对美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。除此之外,美国多边贸易平衡近期内也很难改善,这对于刺激美国经济来说具有负面影响。
因此,美国经济最严重的问题并不是金融问题、赤字问题,而是没有增量的需求问题。进入专题: 美国经济 。
这将会造成人力资本的销蚀,削弱经济的发展。美国的大银行从政府那里得到了资金支持,小银行目前还非常困难,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非常严重。更为重要的是,美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重大挑战。另一方面,美国监管改革也不充分,很多美国人认为,美国银行业监管面临更多风险,如杠杆率不断抬高、缺少透明度、对贷款和不正当竞争缺乏足够监管。
市场失灵和泡沫,使得美国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,政府必须发挥作用来纠正市场偏差。1%的人享有、1%的人治理、1%的人拥有的政府,导致了占领华尔街运动的产生和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
金融系统的稳定是国内经济稳定的关键,对于地方政府债务违约与金融体系的关联性,国内政策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。陈德铭认为,对外资而言,明年的经济形势是外患大于内忧。
现在市场关注的3个10万亿问题——10万亿银行体外循环资金、10万亿房地产信贷、10万亿地方平台贷款,后两者都与土地和地方政府有密切关系。目前,各界对2012年经济形势的判断分歧有不断加大之势。
我们在最新报告中指出,2012年中国面临的多项挑战大多在国内,其中,地方财政危机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是一个重大的国内风险。不过对于中国决策层来说,如果外患大于内忧的判断为中国决策层所认同,那可能带来政策上的偏差。安邦研究团队在最新完成的2012年中国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期,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,2012年中国经济仍然是全球经济的灯塔,经济增速将在8.5%-9%之间。据安邦研究团队掌握的情况,今年10月之前,地方财政尚可维持,但10月之后,原来的老本吃完,财政情况可能迅速恶化,从现在到春节,不少地方将会进入到一个高风险期。
这也是我们一直认为中国经济应该内视的原因之一。明年的外部环境糟糕不假,欧美债务危机的确还在不断恶化,而且还有可能长期化。
这对国内的银行体系会造成很大威胁,同时也会严重动摇市场信心。最终分析结论(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):尽管明年外部形势严峻,但内部问题大于外部问题,尤其是地方财政危机很可能引爆系统性金融风险。
这实际上也是说,内部问题大于外部问题,只要内部不出事,尤其是金融系统不出事,中国经济就出不了问题。日前,自称今年围着地球转了两圈的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表示,明年的国际经济形势将是严峻的,世界经济缓慢复苏,下行压力明显加大,具有长期、艰巨、复杂性。